2016年3月25日下午,我院2014級博士生、碩士生部分黨員前往昌平區(qū)中國政法大學附屬學校開展教學實踐活動。
2014級博士生黨員于泳、李凱、夏芳代表所在小組為高二(2)班同學作了題為《說“魏晉風度”》的講座。他們首先講述了魏晉時期的社會背景,并進而通過分析魯迅、宗白華、馮友蘭、李澤厚等學者對“魏晉風度”的不同認識,展示了學術界對這一文化現(xiàn)象不同的理解方式。隨后,他們又通過對魏晉文人服藥、飲酒、任誕等社會風氣的闡述,解釋其在文章、服飾和名士行為舉止等方面的影響。課堂最后,他們還展示了圖片,講述了《世說新語》的故事,使同學們對魏晉風度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
2014級碩士生第二黨支部黨員蔡妍妍、靳曉萌、武德嬌代表小組為高二(1)班同學作了題為《1952:霧霾中的倫敦》的講座。主講人蔡妍妍利用大量圖片、影像資料和文人記述,并結(jié)合政府報告和報紙刊載的相關數(shù)據(jù),生動地再現(xiàn)了歷史上的倫敦霧霾,使同學們對霧霾的嚴重危害有了深入的認識。她還追溯了英國漫長的抗霾史,詳細分析了形成霧霾的自然和人為因素,并特別強調(diào)了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在治理霧霾的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引導同學們思考倫敦霧霾事件對改善目前中國空氣質(zhì)量的借鑒意義。
課程結(jié)束后,政法大學附中的歷史老師和同學們對授課情況進行了點評,他們認為各小組備課充實、內(nèi)容豐富、邏輯清楚、講授流暢,并在課堂互動和課件呈現(xiàn)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老師們充分肯定了我院學生黨員前往政法大學附屬學校進行興趣課程講授的活動,認為這項活動能夠很好地幫助中學生增長課外知識,開拓眼界。
此次活動是我院黨校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社會實踐環(huán)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院分黨委“講好中國故事”黨建項目的第三場活動。
(于泳、武德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