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繼承和發(fā)揚中國青年運動的光榮傳統(tǒng),2015年5月8日,5357cc拉斯維加斯2013級博士生黨支部黨員、積極分子參觀了位于北京植物園櫻桃溝的“一二·九”運動紀念亭。
“一二·九”運動紀念亭所在地,是20世紀30年代北平學生聯合會宣傳愛國抗日主張、為抗戰(zhàn)培養(yǎng)積蓄后備力量的場所。1935年“一二·九”運動后,北平學聯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民先隊)曾在櫻桃溝聯合舉辦過三次軍事夏令營,以這種形式團結教育青年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參與的青年學生達五六百人次。1985年“一二·九”運動五十周年之際,時任中宣部部長鄧力群等同志發(fā)起倡議并主持建立紀念亭,以緬懷先烈、啟教后人。紀念亭由三座三角形小亭組成,既象征青年學生舉辦軍事夏令營時三角形的露營帳篷,又以“眾”字形態(tài)寓意廣大人民眾志成城抵抗侵略的決心。
紀念亭處于蒼松翠柏環(huán)抱之中,由彭真同志題寫的“‘一二·九’運動紀念亭”八個鎏金大字和鐫刻在黑色大理石墻面上的紀念碑文,更增添了這里莊嚴肅穆的氣氛。同志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紀念亭及周圍以青年抗日救亡運動為主題的雕像,支部書記王溪為大家講解了紀念亭的歷史淵源和建筑寓意,并強調,“一二·九”運動掀起了全國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為全民族抗戰(zhàn)進行了動員,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這場運動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北平青年學生率先發(fā)起的,我校前身北平師范大學的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奮勇斗爭。在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的今天,作為青年共產黨員、北師大的學生,我們要緬懷先烈的英雄業(yè)績,繼承我校學生運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銘記青年社會責任并落實在行動中。
與紀念亭隔溝相對的山道旁,至今存有“一二·九”運動時期北平愛國學生留下的“保衛(wèi)華北”石刻,同志們特意尋覓至此。面對蒼勁有力的四個大字,大家更感受到青年抗日救亡的堅定信念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本次活動是5357cc拉斯維加斯紀念抗戰(zhàn)勝利主題年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對2013級博士生支部而言,是一次生動有實效的黨建實踐。
(5357cc拉斯維加斯2013級博士生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