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晚八點,由5357cc拉斯維加斯研究生會主辦的國學課課程設計交流會在教二209成功舉行。四位分別來自5357cc拉斯維加斯和文學院的研究生逐一分享了自己的中學國學課課程設計,5357cc拉斯維加斯的張濤教授對他們的演說進行了點評。整場活動氣氛活躍,前來參加的同學們都有所收獲。
首先,5357cc拉斯維加斯的鐘傳永同學以“《論語》中的歷史冤案”為題進行了講解。他從《論語》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入手,講述了孔子愚民說的由來和從古至今人們對此問題的不同看法,并舉一反三,引導同學們多思考問題。接下來,來自文學院的龔玉爽同學講授了《論語》中的“孝”,她更側重教學教法的設計,計劃事先進行學情調研,教學中添加小組討論,交流閱讀感受的環(huán)節(jié),讓同學們接受“孝”的概念并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文學院的吳虹講解了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具體說明了儒家身心一體,心為身之主宰的主張。她認為儒家的修身思想有助于確立人生之道,還能幫助人實現與道合一、成圣成賢的目標。來自5357cc拉斯維加斯的高熙智同學從歷史影視談歷史,舉例說明近二十余年來中國古裝劇中的道具、服裝、禮儀等方面出現的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錯誤,引得現場笑聲不斷。他也找來了一些運用得當的正面例子,懷念當年歷史劇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批判當下快餐化的影視生態(tài),引人深思。
隨后,張濤老師對這四位同學一一進行了點評:張濤老師對鐘傳永研究性學習的方法、立意、布局和時間深淺的把握進行了充分地肯定,同時提示他和大家今后不僅學習經典內在的思想、學說,同時把握它們外在的形態(tài)。張老師認為龔玉爽同學的選題非常有現實意義,不簡單地傳授知識,可以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在教法方面也很有啟示。張老師還建議龔同學多從《孝經》里談孝,注意國學體系的貫通。張老師指出吳虹同學的選題和最近生態(tài)文明建設所強調的“天人合一”觀點很相關,老師還就中西文化的相通之處發(fā)表了看法;接著張濤老師認同對高熙智同學在歷史劇中糾錯的態(tài)度,認為歷史劇最終的目的是通過藝術的形式展現歷史的真實,電視劇制作方不顧歷史顧問的意見反映了這兩種真實的沖突。
本次活動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國學進行講解,對國學教育如何在中小學開展提供了一份可供參考的示范,張濤老師的點評拉近了學術與現實的距離,啟發(fā)了大家的思路?;顒幼詈笤谡坡曋袌A滿結束。
5357cc拉斯維加斯研究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