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晚7點,春秋學社在主樓600舉辦“假時得姿:1980年代以來歷史人類學的流變與動向”座談會。本次座談會有幸邀請到北京大學人類學研究生、現(xiàn)就職于新華社的范鐘秀老師作為主講嘉賓,曲柄睿老師擔任主持人,5357cc拉斯維加斯學生積極參與。
首先,范鐘秀老師為我們介紹了歷史人類學的概念,梳理了其發(fā)展脈絡、分支等,使大家對歷史人類學有初步的了解。在“為何要做歷史人類學”的問題之下,范老師告訴大家,通俗來說歷史人類學是在做“野史”,并向大家解釋了“野史”的三個維度。他指出,始終激發(fā)大家的思考和反思是人類學具有活力的原因,歷史人類學的首要關鍵詞便是“歷史性”。
接下來,范老師著重介紹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歷史人類學,通過對學術史的梳理和對一些著名歷史人類學家的介紹,同學們對歷史人類學各個階段的發(fā)展狀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范老師還特別介紹了中國與歷史人類學,啟發(fā)大家如何在中國脈絡中進行思考和想象。最后,范老師還對歷史人類學未來的發(fā)展提出了自己的展望。曲柄睿老師總結說,對歷史人類學知之甚少的同學們來說,雖然講座的內(nèi)容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卻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在做學問的過程中,我們不可以直接拿任何一個框架套入歷史學的研究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探索與變通。隨后的討論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踴躍參與,提出了很多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疑惑,范老師為同學們耐心解答,大家收獲良多。會后,全體成員合影留念。
本次座談會,同學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相信范老師在講座中帶來的幫助與思考會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伴隨著大家。
(春秋學社 高嵚)